
图片
图片
壹
图片
慎如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出自《道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,意思是,做事从始至终保持谨慎态度,就能避免失败。老子主张“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”,认为事物发展具有渐进性,微小隐患可能引发重大危机,只有始终如一地谨慎行事,才能化解潜在风险。明代《松窗梦语》以轿夫踏泥为例,说明一旦放松自我约束,便易陷入“不复顾惜”的恶性循环,印证了慎终如始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。
驰柔
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
出自《道德经·第四十三章》,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,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。老子认为人的思想和精神是至柔之物,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,如同水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。“柔”在这里不仅指物质上的柔软,更引申为一种处世哲学和策略。它代表了温和、顺应、不争的态度,而“刚”则代表了强硬、对抗、争斗的态度。
老子认为,在一定条件下,柔能克刚,弱能胜强。
图片
图片
贰
图片
知博
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出自《道德经·第八十一章》,意为智者专精少数方面,知识不算广博;而研究太多领域的人不可能达到智者的程度。它强调,真正有智慧的人专注于核心领域,追求对本质规律的透彻理解,而非表面知识的堆砌,比如工匠专注技艺数十年形成“匠心”,即是这一理念的体现。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媒体如笋,信息纷乱的时代,深耕一份技能,尤为重要。以宁昔之得一者,天得一以清;地得一以宁。出自《道德经·第三十九章》,意为无论是天、地、神、谷还是万物,都因为得到了道而变得更加完美。老子认为,天地万物的存续状态直接取决于是否遵循“道”。若失道,则“天恐裂、地恐废。“一”是道所生,所以“一”可以代表道。它是绝对的,也是唯一的。天地万物都是由于得到了它,才能成其伟大,侯王也是由于得到了它,才能成就其高贵。明彰不自见故明,不自是故彰。出自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二章》,意思是不自我表扬,反能显明;不自以为是,反能是非彰明。老子认为,一个人如果不过分强调自己的存在和观点,而是保持谦逊和低调,就能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和他人,从而获得更明智的判断和见解。
图片
图片
叁
图片
若谷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。 出自《道德经·第四十一章》,意为崇高的品德似空旷的山谷;清白的东西反而似有污垢;有大德的人又会觉得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。这句话告诉我们,真正的高尚和纯洁往往隐藏在低调和谦逊之中。不管何时,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,应该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与修养。玄德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。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出自《道德经·第十章》,意思是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,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恃其能,助万物成长而不主宰它们,这就是最深的“德”啊!此句体现出“玄德”的最佳表现是专心致志,达到宁静柔顺的状态,无欲无求,最具纯真质朴。正如《天道》所说: “只要不是我觉到、悟到的,你给不了我,给了我也拿不住。只有我自己觉到、悟到的,我才有可能做到,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。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启天配资-股票配资网大全-五倍股票杠杆-炒股指杠杆收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