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和医生说
协
和
科
普
1
卧床老人的“隐形杀手”
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,大量卧床老人的居家照护问题日益显著,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问题就是压疮。
压疮,又称褥疮,学名压力性损伤,国际压疮专家组定义为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、剪切力和(或)摩擦力作用,而通常发生于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。压疮多见于骶尾、坐骨、脚踝、足跟、髋等部位,卧床老人出现压疮的核心原因就是由于长期制动,受压部位软组织缺血缺氧与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失控。
展开剩余82%压疮的严重性常被低估。据文献报道,养老机构中压疮发病率为22%,不仅大大增加医疗成本,更会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、增加死亡率,称压疮为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人士的“隐形杀手”也不为过。因此,预防压疮在居家照护中显得至关重要。
2
压疮的形成
压疮的形成可以简单总结为“四部曲”:
(1)机械力损伤:当作用于皮肤组织的压力/剪切力>4.3Kpa时,便可阻断皮肤微循环灌注,造成微循环闭塞;
(2)代谢崩溃:微循环闭塞导致局部缺血缺氧,ATP耗竭,引起细胞死亡;
(3)炎症风暴:当压力解除后,会导致再灌注损伤,引发组织溶解;
(4)修复失败:慢性炎症导致修复信号通路失调,从而形成溃疡。
▲压疮形成的病理生理学过程
临床上,根据严重程度,压疮通常分为四期。其中最严重的IV期压疮表现为开放性创面,可见骨骼、肌腱或肌肉暴露,周围组织发黑坏死,焦痂形成,伴大量脓性分泌物及腐败气味,创面边缘皮下还会出现深邃的窦道,大量的坏死组织与严重感染会让患者出现高热、寒战、谵妄、嗜睡或昏迷等全身症状表现。
▲压疮的分期与表现
3
如何预防压疮
预防压疮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呢?
(1)避免压力:即有效的体位管理,可2小时翻身一次,给受压部位“解压”。使用减压床垫(如交替充气式气垫床)。 必须避免翻身暴力,正确做法是“一托二移三垫枕,轴线翻身不拖拉”。搬动患者时,双人合力抬起患者移动,有条件者可使用转移板等工具。侧卧翻身30°即可,注意双侧肩关节处于功能位,膝关节略弯曲,轻度抬高足跟。
(2)避免剪切/摩擦力:剪切力引起组织相对移动,组织间的血管被拉伸、扭曲,扭曲的血管在较小压力下即发生血流阻断,持续30分钟以上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。卧床患者除非特殊需求,床头抬高不要超过30°。摩擦力指身体中心向反方向移动时对皮肤的牵拉作用。搬动患者时的拖拉动作、床单皱褶或有渣屑是常见摩擦来源。可注意避免拖拉患者,保持床单位整洁等。
(3)维持皮肤屏障功能: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,避免用力擦洗,皮肤薄弱地方可以“蘸干”,避免酒精湿巾。及时清理排泄物,保持皮肤干爽,避免潮湿刺激。使用润肤剂,防止皮肤干燥开裂,避免使用爽身粉,因其易结块而增加摩擦力。发红部位禁止按摩,摩擦会加重组织损伤,应做好减压措施。
(4)加强营养:营养不良可造成皮下脂肪减少、肌肉萎缩、组织器官应激代谢的调节能力减弱。血清蛋白水平≤35g/L时,压疮发生率显著增加。因此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水分摄入,促进皮肤修复能力,当血清白蛋白<30g/L时,必要时应启动肠内营养支持。
▲不同体位下压疮最易产生部位
在平日生活中,对于家中久卧或久坐的老人,需提高警惕预防压疮。为大家介绍“家庭自检三步法”:
(1)看:骨突部位持续发红(按压不褪色);
(2)摸:局部温度升高/硬结/肿胀;
(3)测:用测量尺记录大小,观察变化。
一旦出现压疮,需及时就医,切勿自行用药。
压疮的预防和护理需要患者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。通过科学护理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预防胜于治疗,关爱从细节开始,远离压疮困扰!
文字/ 整形美容外科 田凌 曹海茹 李硕
审核/ 梁爽 肖一丁 王智
图片/ 网络
编辑/ 洪成伟
主编/ 段文利
监制/ 吴沛新
发布于:甘肃省启天配资-股票配资网大全-五倍股票杠杆-炒股指杠杆收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